許森彥 精神科診所-台南失眠,焦慮,恐慌,憂鬱,自律神經失調專家

由STAR*D衍生的臨床思考

STAR*D是Sequenced Treatment Alternatives to Relieve Depression (STAR*D) Study的縮寫,這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所出資,在2001年開始進行為期6年的大規模憂鬱症治療追蹤研究,相關結果在2006年開始陸續刊登在知名期刊。

在第一階段的藥物治療滿三個月時,這項研究發現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達到『症狀緩解』(remission)的效果,即使加上10~15%的患者有『症狀改善』(response),也勉強接近半數患者有進步而已!這樣的結果與藥廠在藥物上市前的人體臨床試驗顯示七成以上患者可以因為服藥而獲得症狀改善的宣稱有很大的落差!

對於第一階段沒有達到症狀緩解的受試者,STAR*D提供了第二、第三級第四階段的治療。其中包括藥物的轉換、兩種藥物的合併治療,以及認知心理治療。但,每一項治療頂多只為三分之一的病患獲得緩解的效果。而整體加總起來,在歷經四個階段的治療之後,少數沒有退出而留存的受試者中,共計約七成有達到症狀緩解的效果。

如果只看結論,我們可能會被告知『果然有七成憂鬱症患者對治療有良好反應』,但事實上當然不是如此!而這其中的落差,就有許多可能性可供想像了!

基本上,用現行診斷系統所診斷出來的『憂鬱症』,本來就是包括了許多不同原因所導致的『憂鬱徵候群』,當然對治療的效果無法一概推定。由藥廠為了讓藥品上市所做的人體臨床試驗會嚴格限制參與實驗者的資格,利用雙盲的實驗設計,期望能得出藥物治療效果優於安慰劑的結論。但,現實世界的醫療行為卻是要處理複雜的病患,而非經嚴格篩選的『單純』患者,例如,憂鬱併酒癮或藥癮的患者,在藥物實驗中不會被列入收案資格,但現實世界中比比皆是。STAR*D研究的價值便在於其實驗設計比較接近現實世界(real world),但也因此讓我們印證了藥物治療的限制。

在我們的臨床實務上,還是會建議患者服藥治療,但除了藥物之外,對於每位病患發病原因的探討與處理,可能才是治療成敗的關鍵。例如,若不把家暴的受虐者移出受暴的環境,患者怎可能達到『症狀緩解』?長期暴露在高壓工作環境或是遭受職場霸凌的患者,若不改變其工作的狀態,又如何能『症狀緩解』?這些都還只是透過外在環境的『轉型正義』來企求改善,更遑論因成長經驗所形塑的內在心理結構扭曲,從而造成的各種個別的適應困難?

常常有患者在『症狀緩解』之餘仍在懷疑服藥的必要性,我實在想告訴他們,能夠靠吃藥就能夠有這等效果,真是三生有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