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森彥 精神科診所-台南失眠,焦慮,恐慌,憂鬱,自律神經失調專家

部落格分類:好書分享

道德的重量

2024-08-20

        本書作者是二十世紀『醫學人類學』的巨擘,出生於紐約的猶太人,曾經是個精神科醫師,到過台灣很多次,與國內許多和『人文』、『文化』、『精神醫學』、『人類學』扯得上邊的學者專家都頗有交情。他在1960年代末就開始到台灣從事田野研究,發表過關於『乩童』調查的論文,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他是第一批進入中國進行田野研究的學者之一。他在2022年獲選中研院名譽院士,但因為年齡(84歲)及疫情影響,今年(2024)才又踏上寶島,我有幸到台大聆聽了他的演講,也開啟了閱讀的另一條路。

       這本書是凱博文的重要著作之一,『道德的重量』給人硬梆梆且沈重的感覺,...

閱讀更多 »

只要存在著就好

2024-07-28

        好友吳佳璇醫師推薦的書,怎麼能不看呢?

        作者是擁有京都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的臨床心理師,為了實踐心理治療的理想與滿足養家活口的現實,選擇到沖繩的一間配置日間病房的精神科診所工作。筆調輕鬆詼諧,但經常會冒出很嚴肅的哲學反思,就像吃雞肉的過程,這不是一塊去骨的雞腿肉,所以,得有隨時咬到雞骨頭傷到牙齒的覺悟。

        日間病房是精神科的一種照顧模式,提供無法回到『正常生活』且病情相對穩定的慢性精神病患一種社區型的精神照顧。患者白天到日間病房參與活動,晚上各自回家。雖然設立日間病房的宗旨上都會標示著要『...

閱讀更多 »

耶穌也說禪

2024-07-18

        作者梁兆康,是一位在香港出生,定居紐約的佛教徒。而我會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譯者之中有『胡因夢』。

        是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位!

        我從大學時就對宗教有興趣,但總是停留在門外探頭,未曾深入。相較於比較各種宗教,甚至是同一宗教中的各個派別之間的差異,我更有興趣的是其相同之處。我往往困惑於明明釋迦牟尼、耶穌和穆罕默德講的都是要彼此相愛,以和平謙讓處世之道,怎麼我們當下所處的世界卻是異教徒之間彼此攻伐,同宗教的不同派別之間更形同水火呢?

        答案很簡單,『人』就是一切紛爭的開端。由一人之私...

閱讀更多 »

逆境中得平安

2024-07-16

這是一本輕薄的小書,卻是一份生命的大禮,一如英文原著的書名:A Gift of Peace.

作者是若瑟・巴納丁(Joseph Louis Bernardin),他是一位天主教的樞機主教。

而我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華文翻譯者是我的老師林信男教授。 

書的內容很簡單,巴納丁主教用很平靜的筆調描述了他生命晚期的三件大事:『被控性侵』、『罹患癌症』與『面對死亡』。

這些事都會為當事人身心帶來極度的痛苦,對畢生保持守護的名聲、健康,甚至生命造成毀滅的嚴重威脅。用我較熟悉的佛教語彙來說,這些都是『逆緣』,但『逆緣』可否轉為『逆增上緣...

閱讀更多 »

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

2024-06-27

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一位精神科醫師的成長筆記

        作者陳嘉新是現任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也曾是精神科醫師,很榮幸在他接受精神科專科醫師訓練的時期,我和吳佳璇醫師同為早他兩屆的學長姐,共同經驗了那段『地下室歲月』。如今,陳教授已經早已在學識成就各方面都遠超於我,不成材的在下還是喜歡用『嘉新』來稱呼這位『學弟』。

        剛開始看門診的『菜』(用台語念ㄘㄨㄚˋ比較能傳達那種感受),身後跟隨的『背後靈』,和『士官長』與『老大』的互動,值班,電療,精神鑑定⋯⋯,許多曾經都在閱讀的過程中一一浮現。不過,『佛以一音演說法,...

閱讀更多 »

接住受苦的心

2024-06-16

接住受苦的心~台大精神科林信男醫師的靈性診療筆記

        林信男教授是我的老師,對我的專業養成有莫大的影響。一如王浩威醫師在推薦序中所述,林教授每週三上午的精神藥理學討論會,是住院醫師學習如何運用藥物治療病患的重要歷程。

        這本書算是林教授畢生修練的身心靈醫術精華,透過『憂鬱症』、『失智症』、『創傷後壓力症』、『強迫症』、『焦慮症』、『躁鬱症』、『恐慌症』、『思覺失調症』及『失眠症』九種精神科常見的疾患個案故事,介紹最新的醫學知識及教授獨家的心靈處方,非常值得一讀。

        透過閱讀,...

閱讀更多 »

里斯本夜車讀後感

2020-10-16

誰會不愛普拉多?

普拉多是葡萄牙貴族之後,法官之子,聰明好學,謙遜有禮,自幼就顯露不凡的語言天賦,被其師評為『文字構成的靈魂』,出場的媒介則是其遺世著作『文字鍊金師』。中學時在校表現鋒芒畢露,為了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父親進入頂尖醫學院習醫,之後返鄉開設診所,服務鄉里,獲得廣大的敬重愛戴。

但,若能安於這樣的勝利組人生,普拉多就不是普拉多了!

無止盡的自我懷疑折磨著他的心智,『他人皆為汝之法庭』,身體承受巨大痛苦卻始終像頑石般堅忍沉默的父親,是他渴愛不得的對象,他必須對自己嚴苛到底,才能應付似乎無所不在的審判!但,在沉默的表象之下,...

閱讀更多 »

深井效應

2019-08-12

        人類對『疾病』的認知,不斷隨著知識的累積而改變。但,人類社會的改變,所依靠的卻不只是知識的累積。

        所謂『深井效應』,意指一八五四年倫敦爆發霍亂疫情,當時仍是『瘴氣致病說』的時代,人們不了解共用的井水被霍亂弧菌污染是致病的原因,幸好在一位具有公共衛生眼光的醫師堅持之下封閉了水井,也終結了疫情。而本書作者『娜汀・哈里斯』醫師即自許效法前輩,指出『心靈創傷是人類致病的深井』,從而改變人類對疾病的認知,改善曾經遭受心靈創傷者的健康。

        其實,這樣的看法並非作者自創!但,身為一位兼具醫療與公衛專業的醫師,...

閱讀更多 »

眾神的山嶺

2018-06-10

為何要登山?

英國的登山家喬治・馬洛里的名言:『因為,它就在那裡!』(Because it is there !)

而這本『眾神的山嶺』書中的登山家羽生丈二卻說:『因為,我在這裡!』

在看過改編於此書的同名電影『聖母峰:眾神的山嶺』後,我對兩位主角的人格與行為有許多疑惑,因此找出原著拜讀,從而解開心中之迷。

登山家『羽生丈二』一生執著於登山,而且是不斷挑戰高難度的目標!但,登山對他而言一點都不是享受,甚至毫無樂趣!他只會登山,只有不斷挑戰更高難度的山巔,才能支撐他活下去!原因是他在六歲時一次全家登山之旅的回程中發生車禍,...

閱讀更多 »

生命如此美麗~在逆境中安頓身心

2017-01-18

 

本書作者『佩瑪·丘卓』(Pema Chodron)是一位『阿兜仔』尼姑,是藏傳密教在北美的著名人物。

 

她所修習的佛教,和我們在台灣所接觸的有些相似,又有些不同。但這種似同實異,又似異實同的觀點,最能夠刺激我們去反思習以為常的習性,讓我們獲致最大的收穫。...

閱讀更多 »

頁面